2010年9月20日,星期一
早上九點多我人已經在世博現場的五號門門口。今天打算先參觀A,B,C三區,再找一天參觀D&E區。
正要到售票口買票,手機突然響了,是我在澳洲的銀行客服打來的,來幫我處理我目前使用的信用卡在網上使用的安全問題。這電話不能不接啊,只好先到旁邊較安靜的地方跟對方談。
一談完便趕快去買票。世博票種很多,看個人需要選購。我是因當天才決定要來參觀,所以到了現場才買一張當日票。
原以為今天人潮眾多連進場都要大排長龍,結果竟是令人意外的快速!!一進場,第一件事就是到遊客中心要地圖跟簡介。這展區超大的,大到都不知道要從哪裏開始參觀。今天來到這個展場有A,B,C三個展區,還面又分成不同洲區,同一洲內的國家都會在同一區域。A區屬亞洲,B區屬東南亞與大洋洲,而C區屬歐,美,非三個洲。
從來不知道有這麼一個國際性的活動,這也難怪,自從到澳洲定居澳洲尚未舉辦過。來到中國後才陸續從朋友那裏聽說有這麼一個活動。
世界博覽會(短稱世博會),一個國際性的集會,主要目的是要提供所有參與國家透過這樣一個國際性平台針對展覽主題進行交流。世界博覽會記錄著當代的文明智慧,並提出對未來的展望。
世博會源自於法國定期舉辦的傳統市集,後來其它歐洲國家開始跟進,在自己的國家舉辦類似的市集展覽活動。而市集所涉及到的內容範圍慢慢由原本單純的經濟貿易擴展到生活藝術與哲學。這樣的市集也漸漸演化成現在的博覽會。
原以為世博會只有這麼一種,每幾年會在不同國家舉辦。殊不知有註冊類世博會(Registered Expositions)跟認可類世博會(Recognized Expositions)兩種。
註冊類世博會屬大型博覽會,每五年舉辦一次,而展期從六個禮拜到六個月不等。參與國可以自己蓋自己國家的展館。而這次在上海舉辦的博覽會就屬這一類。
認可類世博會屬小型博覽會,通常在兩個註冊類世博會之間舉辦一次,展期比較短,從三個禮拜到三個月不等。主辦單位必需負起蓋展館的責任給參與國免費使用。
這一次舉辦的上海世博會展期從5月1日開始直到10月31結束。每一次的世博會都有不一樣的主題,吉祥物跟會徽。
2010上海世博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還有幾個副主題,城市經濟的繁榮,城市科技的創新,城市社區的重塑,城市和鄉村的互動。
會徽是以中國漢字"世"來代表,以書法的書寫創意為形。這個字圖意為三人合臂相擁,像是美滿幸福、相攜同樂的家庭。同時可解釋為你,我,他,也就是我們人類對美好和諧的生活追求,表達了世博會“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理念,也突顯出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以人為本的積極追求。
吉祥物呢是以藍色的"海寶"來代表,意為"四海之寶"。其實海寶是中國漢字"人",看得出來嗎(我是看不出來啦=_=)?其互相支撐的結構意為著美好生活要靠你我共同創造的理念。
海寶的每一個部份都有特別的意義:
。海浪似的頭髮,點出了吉祥物山生地的區域特徵與生命來源。
。卡通化臉部表情,表現出友好,充滿自信。
。那雙又大又圓的眼睛,表現出對未來城市充滿自信。
。藍色皮膚充滿包容性,想像力,象徵充滿發展希望與潛力的中國。
。圓潤的身體,展示出和諧生活的美好感受。
。翹起拇指的雙手,代表對全世界朋友的讚許與歡迎。
。大腳穩當地站在地面上,表示中國有能力與決心辦好世博會。
真没想到,這些會徽,吉祥物個個有不同的涵義。是哪裏來的靈感?!
(未完)